行星酒馆 Planet Speakeasy

行星酒馆 Planet Speakeasy

在辽阔的世界里,重新创作生活的样子。Reimagine life for those living in between worlds, one tipsy chat at a time.

Episodes

April 12, 2025 22 mins

上期节目发布后,我的生活突然进入了一个大型的加速模式。日子突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会议,任务,计划,战略,当然也有很多很多的压力。

全新的挑战,让我突然面对一个在清迈这几年学到的道理:对于需要被创作滋养的人而言,越是繁忙,压力越大,就越需要保护自己在工作之外的创造力。

所以,从这期开始,行星酒馆会开设一个创作笔记系列,记录这几年间我个人如何去探索,发掘,以及守护创造力的想法。其实,这个系列完全是为了自己:也许为了生计,我们不得不追逐一些身外之物,但对我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一个可以不断创作的,充实的生活。

创作笔记的第一期,分享的第一个心得,就是如何「创作」一个「自由创作日」。也就是,找整整一天的时间,来舒服地,甚至是自私地,像一个霸道总裁一样,完完全全地宠溺自己的创造力——


Send us a text

Support the show

About 行星酒馆 Planet Speakeasy
| Buy us a coffee 每月为行星酒馆买杯咖啡:

Mark as Played

Hi!! 欢迎来到行星酒馆的第三季——新一季,关于一段新的冒险。

当你听到这期播客的时候,我已暂时结束在亚洲的旅居,回到了北美。回来的原因也非常特殊:上个月,我机缘巧合得到了一个AI行业相关的机会,决定接受这个职业上的全新挑战。 

事情的发生非常突然,改变也甚为剧烈:从文科与媒体,一下跳到了大模型与prompt engineering. 但这个决定的背后,其实是我在过去两年旅居之间,一点一滴的积累,以及慢慢想清楚的许多事情。

所以,这期播客:我请来了纪录片导演Chen Siyi来访问一下我自己。Siyi也正处在一个有趣的人生节点上:她正如两年前的我,刚下定决心离开纽约。所以也很好奇:你不是说好了去看世界,咋又回来了呢?

在这段对谈中,我们讨论了为什么想离开,为什么要暂停,怎么寻找自己,以及这些功课——到底都是为了什么?

不管你正打算出世和入世、旅居还是扎根、躺平还是拼搏,希望这期讨论,都能给你在人生无限游戏的...

Mark as Played

本期嘉宾是播客的老朋友,范坡坡。

上次我们俩远程聊了柏林,而大半年后,我们就面对面坐在了清迈的播客工作室里。坡坡这次在我这儿住了几个星期,在清迈搞了一场放映活动,我们喝酒、搭饭,也聊了许多天南海北。而今天这期节目,就是在这段时间即兴录制的一场。

说到在清迈的创作空间,不少朋友好奇,它是一个民宿、住家,还是工作室?从某种意义上,而这期播客就是一种答案。随着两年的建设,清迈的空间悄悄接待了不少朋友们来「驻地」和舒展,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host有意思的人和事情的孵化器。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会暂别清迈,回到纽约。而在离开的时间里,我有计划开放一些更intentional, 更正式的驻地项目,如果大家有点子,或认识有趣的、有经验的朋友,抑或需要空间做些有意思、靠谱的项目,也可以通过行星酒馆的邮件联系到我,planet.speakeasy@gmail.com

Send us a text

Support the show

About 行星酒馆 Pl...

Mark as Played

蛇年快乐!

这期节目又是一场久别重逢,嘉宾是朋友阿加莎,一个在纽约教书的青年哲学教授。

我们从香港就已认识了——以这座城市为起点,我们前后脚搬去了不同的地方。所以这集播客算是一个跨越十年,在纽约重逢的时的对谈。

在这里,我们忍不住聊起了曾经住过的地方,分岔的道路,还有我们是怎样选择不同的地方迁徙、旅居和安家的。

一晃十年的过程梳理下来一看,生活的哲学好像说复杂很复杂,但说简单了,可能还真就是水多加面,面多加水。

Send us a text

Support the show

About 行星酒馆 Planet Speakeasy
| Buy us a coffee 每月为行星酒馆买杯咖啡:
https://www.buzzsprout.com/2247913/support

|Follow us on Instagram 获取更多节目资讯与视频片段:https://instagram.com/planet.speakeasy
...

Mark as Played

行星酒馆2024年的最后一期播客,酝酿了一年的时间。

像很多人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朋友霹雳一直计划着离开家乡上海,搬去国外。

作为曾经在美国留学生活,但已经回国扎根的记者来说,把自己从舒适圈连根拔起再深深种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面对政治的抑郁、繁重的工作和感情上的包袱,离开的行动,一拖就是好几年。

2024年初的时候,霹雳突然跟我说,我出来了。

她最终落脚的地方,并不是计划中的美国。她误打误撞地,来到了墨西哥城。

那段时间,我跟霹雳见了一面。本以为这是个临时过渡的状态。没想到,霹雳一呆就是一年,而且越来越喜欢这里。

非常好奇:过去的一年里,她在墨西哥城建立了什么样的生活,让她决定放下美国,暂时留在这里?而这期播客,两个异乡人站在2024的尾巴上,进行了一场关于迁徙、定居、以及探索生活的,年终总结。


Send us a text

Support the show

About 行星酒馆 Planet Spe...

Mark as Played

前几个月在纽约的时候,见了几个老朋友。今天访谈的对象Judy,就是其中之一。

Judy从十四岁就离开了中国,之后辗转于欧洲和美国。我认识Judy的时候,热爱文学的她,刚被哥大新闻系录取。但我们之后的命运轨迹,却非常不同:她最终没有选择入学,而是坚持自己关于文字的理想,在纽约把自己的翻译公司经营得小有名气。

疫情之间,我们慢慢断了联系。但是某一天,我突然看到她发了一条更新,她说,我现在是一名纽约州的地产中介了。

我们一直没有细聊,这个转变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距离那条更新,现在已经过了两三年的时间。最近再和她见面的时候,她已经从地产的新人,成为了可以独当一面、自立门户的broker.

而我非常好奇:这过去几年间,她的生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当一个所谓的「文艺青年」决定进入一个不那么风花雪月的环境的时候,我们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可能在表面上,这是一个关...

Mark as Played

行星酒馆开播以来,聊了许多关于迁徙、定居的话题,但这些流动往往是物理意义上的。可是,在文化和身份上,我们什么时候变成为了一个生存在「中间」的人呢?

这个问题难就难在,它突然就变成了一个人类学的问题。

今天的对谈,非常机缘巧合地聊到了这个话题。而就像很多人类学命题一样,也许横看成岭侧成峰,但它的答案,是「浮现」在田野里面的。

这个田野,就在纽约中国城和下东区交界处的一家精品店里面。

--------------------

如果过去的七八年,你曾经在曼哈顿下城晃荡的话,你可能会留意到一家有点不一样的精品店+画廊,叫做「杂碎俱乐部 Chop Suey Club」。

店如其名,而名则如那道歪打正着的美式中餐,主打一个又「杂」又「碎」:你可在这里找到高山流水,譬如王家卫重庆森林35mm当年放映的电影胶片,和当代中国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也能找到从对联,筷子、年历甚至是内衣和玩具等小东西。

它先在曼哈顿的设计师、艺术家圈子里面受到注意,而疫情中,杂碎则转型办起了活动,也慢慢进入了美国主...

Mark as Played

本期行星酒馆是一场坦白局。对谈的嘉宾是纪录片导演Chen Siyi。

两年前,Siyi的作品《我们在黑夜的海上》(Dear Mother, I Meant to Write about Death)在釜山电影节首映。她在电影中细腻地记录了母亲在患癌之后所经历的种种,以及母女在代际与生死之间的幽微时刻,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纪录片单元的特别提及奖。

但是——今天我们不是来聊纪录片的。我们从彼此的猫开始聊,其实真正想讨论的,是成长在某个特定语境和时代的两个人,在亲密关系中遇到的一些创伤。

聊着聊着,我们发现,虽然这些经历可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每一次跟这些创伤纠缠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凝视真实自己的时刻。

如果你最近也经历了一些人生和情感上的低潮,也希望这一期节目,能给你带来一些创伤之上的联结吧。

In this episode of Planet Speakeasy, I sit down w...

Mark as Played

猝不及防地进入了三十五岁。

在三十五岁的第一天,一个非常私人的人生节点上,我打算录制一集播客番外来记录自己的状态与心绪。由于人类嘉宾的突发状况,TA的责任则由人工智能所取代。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我很好奇,一个由人类的文字和知识所训练出来的大语言模型,会如何「看待」生存,衰老,以及人生的意义感?

由于采访嘉宾是大语言模型的关系,请大家谨慎斟酌对话其中的人工智能的「观点」与「建议」。

与其观察AI具体说了什么,更有意思反而是与AI嘉宾之间的互动模式与对话磨合。在聊天的过程中,GPT需要不断地被校正、回拉、才能避免TA机械地重复我的观点和想法。但与此同时,TA却又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能够准确地复述和提炼我漫无边际的闲谈。

而在播客的结尾,我让GPT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TA说,TA叫做「Echo」(回声)。

恰如其分。这段对话中聊开的许多东西,不仅是我个人在35岁门槛上的空谷回音,也多多少少承载了一点人类社会关于成长和衰老的思绪和困惑。

掌声有请Echo.

Mark as Played

朋友Xinyi是云南人,她这个夏天回到了西双版纳,参加了一位亲戚的葬礼。

这场葬礼非常特殊:它发生在一个多民族杂居地,也牵引出一个云南家庭近一个世纪的浮沉。这集播客,一方面想保存一点私人而很珍贵的口述史,另一方面,作为两个活在不同世界之间,又在所谓“文明边陲”相逢的中年人,我们自然而然地聊起了移民、身份,甚至是人类学家James Scott那本《逃避统治的艺术》。

聊到最后才发现,思考在“边陲”、在“迁徙”中如何生活,可能聊的是当年的舅奶奶太爷爷,也说不定,聊得就是现在的我们自己。

02:35 一场帕西傣的葬礼
05:35 在聚会上,重新审视家族史的重量
07:26 迁徙、杂居,与族群的建构
11:38 作为旁观者,观察回傣的葬礼
15:00 家族史另一面的动荡与韧性
20:49 Xinyi的舅奶奶的家族背景和在东南亚的迁徙历史
25:30 昆明人在北京,感...

Mark as Played

「为什么几乎中国所有的健身房,最后都变成了卖卡的生意?」 这既是我对中国健身、教培、餐饮各行业近年演变的好奇,也是从业二十年的教练Leon不断思索的问题。 两年前,经历种种创伤之后,这位曾经的Nike签约教练关掉了自己上海的工作室,搬到了清迈。在过去的一年多里,他在全新的环境里从头建立自己的旅居生活,因为内卷和倦怠而能量耗尽的他,也终于找回了精力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体、过往的人生,以及自己在时代中的挣扎和纠结。 而我们的这段即兴对谈,既宏大又私人——它既关于中国过去二十年健身行业(乃至整个服务业)的起落流变,也关于一个普通人在时代创伤中的自省与疗愈。 

00:55 关掉健身房后,一个能量耗尽的健身教练 
02:45 国内健身课的竞争气氛 
05:00 为什么所有的健身房,最后都开始卖卡了? 
06:50 办卡,与扩张的逻辑 
08:48 传统健身房的困境 
12:20 什么样的人选择成为健身教练? 

Mark as Played
这是行星酒馆的番外更新,和OutChina电台主播Ashley一期快速聊了一下巴黎奥运开幕——聊的不是开幕本身,而是简中舆论场里再熟悉不过的、针对性小众的破防、惊诧与反感。 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俩一拍即合:与其和人争辩、教育他人,倒不如撸起袖子紧急搭建一个彩虹同温层。我俩分享了不同光谱的视角下,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偶尔入侵的无知与恶意?如何组织和梳理自己的情绪?怎么去创建联结而不是增添撕裂? 正如上文所言,这是一个同温层间的即兴对谈,情绪多有激动凌乱之处 —— 求真不求稳。如有冒犯,请一笑置之。 This is an emergency crossover podcast between Planet Speakeasy and OutChina. In this episode, two hosts exchanged a much-needed therapy session after observing Chinese Internet's ...

Mark as Played
这期行星酒馆,请来了导演范坡坡。在中文世界的同志影像领域,他的“彩虹家庭三部曲”曾引起巨大社会反响。他也是北京酷儿影展的发起者之一。2015年,他因作品《彩虹伴我心》被下架而起诉广电总局。至今看来,这场诉讼依然是中文同志权益史上非常重要的时刻。 过去这几年,坡坡搬到了柏林,在另一个语境里继续自己的创作。从创作电影长篇到导演情欲短片,柏林这座城市给了一个电影人不同的土壤、困惑和养分。而播客的这一局,聊的就是我们在异乡对生活、身份、以及性方面的实践与反思。 聊起柏林、夜生活与相关工业,本期不可避免会有性相关的用词与讨论,请大家收听时注意。 This week's guest is director Fan Popo, a prominent figure in China's LGBTQ+ cinema and co-founder of the Beijing Queer Film Festival. In the 2010s, his ...

Mark as Played
Planet Speakeasy is a Chinese/English podcast discussing home and afar, and everything in between as we learn to navigate life across different worlds and contexts. This week's guest is Professor David Craig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We crossed paths in Southeast Asia when he was in the field researching global influencers — an area he's been studying for a decade. Having transitioned from a Hollywood p...

Mark as Played
主播的话 A few words 行星酒馆第二季,开张喽。 本季的第一集,一个来到纽约的人,一个住在纽约的人,一个暂别纽约的人,三个人凑在一起,聊聊这座让我们爱恨交加的城市。 当然,这座城才不在乎有没有人讨论它。可对每个驻留这里长长短短的人们来说,这座城市却又那么、那么的庞大。它是憧憬,希望,窗口,港湾,又是混乱、危险、疼痛、灾厄。它有多富饶和多元,就有多拥挤和卷。它是生活里种种美好与困难的来源。它常常甚至就是生活本身。 所以这局真正聊的,还是彼此流动中的生活,是十年之间与一些城市、地方和社群所构建的联结。 如今回望,那些深深浅浅与某时某地的缘分,定睛一看 —— 嘿,仿佛还真就是我们的人生。 On the premiere episode of Planet Speakeasy Season 2, three New Yorkers of varying degrees come together to share their love-hate rela...

Mark as Played
今年春节,是行星酒馆陪伴大家的第一个农历新年。而今期播客,也是其第一季的最后一集(不用担心,第二季已在制作中啦~)。这期节目的对话,贯穿了四位嘉宾和我自己过去整整一年的人生。回顾这个动荡不安的兔年,也正是在记录行星酒馆播客本身——以及它的创作者、嘉宾、听众——过去一年的生活碎片。 播客在去年的诞生,缘于许多时代的偶然与必然。过去一年中文世界的朋友们,很难不生活在剧烈激荡的转折中。倘若站在今天回望宏大叙事的流向,这些萌动的变化似乎看起来理所应当。可身在洪流之中时,如何在日常里去处理时代的泥沙俱下? 所以,在播客上线的一开始,它的tagline就是这样一句话:“在离散的时代里,学着讲述离散的故事”。如今“离散”这一概念已并不再新奇:它囊括着一代代身份认同破碎,背井离乡的新旧移民,也联结着无数使用中文,却游离在家国天下叙事外的人们。然则对于播客本身,更重要的一个词,却是“学着”。如果说疫情间几年,孤独与断裂使我们逐渐丧失了对话的能力,那么在陌生的环境里像初生婴儿...

Mark as Played
去年秋天在纽约见到旅居欧洲的游戏编辑、策展人杨静时,我俩意外地找到了一个共同话题:25年前的电脑游戏,明星志愿2。 这款1998年大宇资讯制作发行的养成游戏里,玩家扮演初出茅庐的新人方若绮,在虚拟的台湾演艺圈从零开始:可以当群众演员,餐厅驻唱,接不同的通告,主演电视和电影,甚至能成为影视歌三栖天后。这款游戏在当年颇具影响力,但如今的品牌和玩法都日渐式微。 杨静说,你是我见过第一个玩这款游戏的男生。 我说,你是二十年来第一个和我聊这款游戏的活人。 两个生活背景大不相同的异乡人,讶异地发现大家在游戏的维度上,我们共享了另一条清晰的成长脉络:少年时都曾在混乱无序的早期中文游戏世界摸索,也都因官媒的「电子海洛因」污名受到家庭的阻挠与压力;成年后,我们也同步见证了「电子游戏」在产业化后的变形与异化,以及相关从业者——和许多内容创作者一样——陷入的无助与疲劳。 这期的行星酒馆,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顺着这个脉络放肆地聊了一场。是私人的游戏史,是时代的横截面,也是...

Mark as Played
2023年九月,朋友洁平离开了亚洲,来到美国东岸,开始了在哈佛大学尼曼学者计划的交流生活。 曾是媒体主编,亦是中港台地区深耕多年的创作者与创业者。洁平从手头繁重的项目中陡然抽身,进入了一个陌生的英文语境。表面上,一切似乎都慢了下来:重新认识来自各地的朋友,从头修读大学的课程,在陌生环境里建立生活。可与此同时,她手头的工作却依然在快速地运转着,甚至在2023年末,她竟然隔着大洋,把自己台北的书店「飞地Nowhere」开到了泰国清迈。 行星酒馆2024年第一期,我们在清迈的小小民宿交换了彼此过去一年的收获与未来的愿景。在「躺平」已俨然成為時代精神的现在,谈论「勤奋」与「希冀」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这段对话,却给了我许多久违的希望。不论世界如何崩溃,人群被怎样冲散,也许因为我们的坚持,依然能够创造一隅飞地,去创作给与安心的空间,或创造自己热爱的生活。 (03:18)Work live balance的不同状态 (12:00)初进校园,一切节奏都慢下来 (15:08...

Mark as Played
The steep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U.S. students there is just the tip of the iceberg during this dynamic shift between the world's two superpowers. The departure of foreign companies, a drop of international tourists, and the increasingly polarized discourse about foreigners all contribute to this trend, resulting in an ongoing exodus of expats from a country that once seemed warm to them. Macroscopic consequences aside, the...

Mark as Played
这期番外录制于今年四月。 那是刚刚又开始流动起来的时候。不少朋友走出国门,认识一个疫情后的世界,和阔别多年的朋友把酒言欢,互相catch up落下的生活。一场场百感交集下来,内容大不一样,心绪却又差不多:世界和朋友似乎都没变,但却又有什么大不一样了。 有点像大梦初醒,一下床发现——脚麻了。那些被埋起来的念头、感觉和记忆触电般袭来,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原地不动,等着汹涌的心绪流过身体,再缓缓褪去。 这段对话,正是潮汐中的一朵小浪花:我和朋友H在疫情后重新相见,在一起生活的最后一天,我们聊起了中断的连接,苏醒的感觉,未来日子的流动性。甚至我们在认识了十多年后,竟然第一次,认认真真道了一个别。 (03:00) 一场接一场,聊不够的后疫情重逢 (05:08) 面对面坐在一起才知道有多怀念 (06:35) 重启的旅行和原来不一样了 (10:03) 自己和世界也不太一样了 (12:03) 为什么离开北京?这几年去了哪儿? (17:08) 流动的生活应...

Mark as Played

Popular Podcasts

    Current and classic episodes, featuring compelling true-crime mysteries, powerful documentaries and in-depth investigations. Follow now to get the latest episodes of Dateline NBC completely free, or subscribe to Dateline Premium for ad-free listening and exclusive bonus content: DatelinePremium.com

    24/7 News: The Latest

    The latest news in 4 minutes updated every hour, every day.

    Stuff You Should Know

    If you've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champagne, satanism, the Stonewall Uprising, chaos theory, LSD, El Nino, true crime and Rosa Parks, then look no further. Josh and Chuck have you covered.

    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

    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tackle the biggest stories in news, politics and current events with intelligence and humor. From the border crisis, to the madness of cancel culture and far-left missteps, Clay and Buck guide listeners through the latest headlines and hot topics with fun and entertaining conversations and opinions.

    The Breakfast Club

    The World's Most Dangerous Morning Show, The Breakfast Club, With DJ Envy And Charlamagne Tha God!

Advertise With Us
Music, radio and podcasts, all free. Listen online or download the iHeart App.

Connect

© 2025 iHeartMedia, Inc.